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措施

来源:种子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现代农业对农业生产模式、种子品质、生产各环节的质量把控提出了更高要求。种子质量管理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种子管理人员应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提高管理水平。

现代农业对农业生产模式、种子品质、生产各环节的质量把控提出了更高要求。种子质量管理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种子管理人员应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提高管理水平。

一、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管理人员是提高种子质量、保证种子品质的关键,是种子管理的直接参与者。现阶段,基层地区的种子管理人员技术能力普遍较差,主要原因一方面与工作性质和工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有关;另一方面还与现有工作队伍专业素质有很大联系[1]。很多基层地区现有的种子管理人员年龄老化严重,知识陈旧,思想保守,工作素质不能满足新时期的农业生产要求。有些工作人员虽具备了专业性较强的理论知识,但实际管理经验不足,技术能力不高,高级管理人员严重缺乏。

2、无法有效规范种子市场

种子质量管理工作依据的法律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对种子的质量标志和外包装都做了严格的界定和规定。当前种子市场存在诸多不良因素:

一是市场存在很多违规种子,包括假冒伪劣、盗版和没有经过相关部门审核的种子。还有部分种子标识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种子的选择。

二是种子生产经销行为得不到有效规范,很多经销商或种子生产单位经常冒用其他种子品牌,还存在违规更改种子信息的问题。

三是种子推广应用前没有进行示范种植,也没有开展完善的示范推介会,种子适应能力较差,无法保证产量和品质,甚至会面临绝产绝收的可能,坑农害农事件屡禁不止。

四是部分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存在不当竞争、垄断经营的现象,缺乏职业规范[2]。

五是很多种子经销商和生产企业遵法守法意识淡薄,不按照相关规定合法经营,甚至会侵犯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以上诸多不良因素对种子经营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基层地区的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也给种子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带来了挑战。

3、监管问题逐渐凸显

近几年,国内种子市场不断开放,大批优质种子逐渐在市场中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种子利润空间较大,种子市场完全开放大时,各种低劣种子也不断出现。很多中小型的种子生产企业为赢得一席之地,采取了一些非法手段,逃避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在市场中销售假冒伪劣和低质量的种子。现阶段种子管理工作长期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已不适应种子市场的发展趋势,不能与时俱进,造成了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国家种子法对种子质量进行了有效规范,但基层种子管理部门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完善的检测设备,影响了正常的种子监督管理工作。

二、种子管理工作优化措施

1、注重提升种子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应加快构建并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提升种子管理的专业水平。专业培训基地建设完成后,要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定期对基层地区的种子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对国家法律法规和先进种子检测技术、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重点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种子管理人员能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种子市场发展需求革新传统管理模式,避免假冒伪劣种子在市场中流通。培训后都应严肃考核,按照能者上不能者下的原则,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多次考核不合格的直接解除聘用。

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专项资金,不断改善基层种子管理部门的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更好的吸引、招收并留住高素质人才,提高基层地区的种子管理水平。

2、压实属地监管责任

近年来,由于市、县级机构职能调整和人事变动,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出现执法工作衔接不顺畅、案件调查不深入、问题纠纷处理不及时、少数种子市场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3]。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作为属地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完善管理机构,充实执法队伍,强化技术支撑,做好工作衔接,确保不断加强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依法依规处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减少农民损失,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3、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要深挖生产经营假冒伪劣种子的问题源头,端掉制假窝点;对于套购基地种子、肆意造假、恶意侵权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生产经营假劣种子、假冒授权品种情节严重触犯刑法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严禁以罚代刑。对于群众举报或者上级主管部门批办、在日常检查中多次发现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或拒不改正、改正不到位的,要坚决依法依规查处。每年通报一批违法案件和经营主体,并对相关主体在国家和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等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政府扶持项目、资质申报或认定活动中,依法依规进行限制。

文章来源:《种子科技》 网址: http://www.zzkjzz.cn/qikandaodu/2021/0610/1550.html



上一篇:科技发展如何处理好开放与自主的关系
下一篇:中国种子大会农垦种业论坛暨中国农垦种业联盟

种子科技投稿 | 种子科技编辑部| 种子科技版面费 | 种子科技论文发表 | 种子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种子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